“土地整治+”新格局
作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條紅線”之一,“耕地紅線不能破”一直是改革的重要前提。
此次全國耕地保護會議指出,十八大以來,全國共劃定15.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8億畝,新增耕地2400多萬畝,整治后的耕地質量平均提高1-2個等級,農田產出率普遍提高10%-20%,新增糧食產能約440億公斤。此外,全國建設占用耕地1560萬畝,同期補充2259萬畝,實現了占補有余。
在扶貧和改革優化征地制度方面,會議指出,各地完善落實征地補償政策,普遍做到3-5年調整提高1次征地補償標準;搭建了全國征地信息公開共享平臺。5年來,安排貧困地區土地整治項目5200多個,建設規模6100多萬畝,投入資金940億元。
同時,各地探索土地整治多樣化實施模式,構建多元化投資機制,推動土地整治與多種要素的跨界融合,逐步形成以“土地整治+”為主要方向的新工作格局。對此,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廖洪樂表示,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在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總要求中,產業興旺排在首位,而要達到產業興旺的目的,就要進行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治、高規格農田建設的工作,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此外,村莊的改造、規劃、基礎設施改造也都涉及土地整治問題。
而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安排,會議提出,要“以守住耕地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為目標,以推動落實中發4號文件為主線”,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構建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
其中的4號文件,是指中央在2017年發布的《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該文件曾劃定耕地保護的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億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于15.46億畝,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會議據此進一步提出了六點具體要求:一是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堅定守住耕地紅線。二要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嚴格落實耕地補償制度。三是持續推進土地整治,助力鄉村振興。四是保障穩增長項目用地,促進經濟更高質量發展。五是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權益。六是構建智慧耕地管理平臺,推進耕地管護現代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化征地改革方面,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表示,“征地制度改革試點還有一年多的攻堅期,各地要突出重點、補齊短板,并加強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度融合,勇于破解重點、難點問題,確保改革取得預期效果”。他指出,要及時將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提煉上升為制度性安排,為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制訂農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條例提供實踐支撐。
跨區域指標流動不斷松綁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助讀本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在其署名文章《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中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農村人口全部脫貧是一個標志性指標。
今年10月,國土資源部方面在其承辦的扶貧用地政策論壇上指出,扶貧用地政策的幾個主要方面,一是專項用地計劃政策為脫貧攻堅項目落地提供保障;二是增減掛鉤政策使“土地變成金”有力助推易地扶貧搬遷;三是土地整治“向耕地要效益”為貧困群眾鋪就脫貧致富新出路;四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讓貧困群眾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這顯然與耕地保護工作密切關聯。其中,指標流轉交易被認為是促進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的重要途徑。對此,此次會議專門提出,要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嚴格落實耕地補償制度。嚴格控制建設占用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拓寬渠道算大賬,實行多來源途徑、多資金渠道補充耕地用于占補平衡,規范指標跨區域調劑。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鄧大才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在貧困地區試點集體建設用地的指標流轉交易,其落實基礎是增減掛鉤占補平衡制度的建立。開展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一定區域內的流轉交易,有利于完善土地市場,搞活農村資源,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資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跨區域的指標流動,在近年來處于不斷松綁的狀態。
2015年12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指出,要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支持易地扶貧搬遷。2016年,國土資源部發文允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將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今年10月,國土資源部方面則在上述扶貧用地政策論壇上指出,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可不受指標規模限制,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可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省市范圍內流轉。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李國祥則表示,從過去經驗來看,規范指標跨區域調劑的關鍵在于用地監管和指標造價。不管是出讓指標地區的耕地補充,還是受讓指標地區的實際占地,都需要嚴格按照指標交易規定的數量進行。過去曾出現過指標造假的情況,但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現階段推動指標跨區域調配,將可以實現更有力和可靠的監管。